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深圳市工业楼宇转让暂行办法的通知

时间:2024-06-28 08:01:08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876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深圳市工业楼宇转让暂行办法的通知

广东省深圳市人民政府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深圳市工业楼宇转让暂行办法的通知

  深府〔2008〕213号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

  《深圳市工业楼宇转让暂行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深圳市人民政府
二○○八年九月二十五日

深圳市工业楼宇转让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规范我市工业楼宇转让,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促进节约集约用地,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工业楼宇的转让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工业楼宇,是指在工业用地上兴建的用于工业生产(含研发)用途并已办理房地产权登记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着物。

  深圳经济特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工业楼宇的转让,按照《深圳经济特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条例》的规定执行。

  政府财政投资兴建的工业楼宇的转让,除应当符合本办法规定外,还应当遵循国有资产处置管理的有关规定。

  第三条 工业楼宇转让应当坚持政府指导、政策引导、严格管理的方针,遵循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积极慎重,有序推进。

  第四条 本办法实施前出让的工业用地上已建成的工业楼宇,除法律、法规、规章、本办法另有规定或者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另有约定外,可以整体转让。

  第五条 本办法实施前已签订的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明确约定工业楼宇可以分割转让的,可以分割转让;未明确约定工业楼宇可以分割转让的,不得分割转让,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分割转让:

  (一)因企业破产清算工业楼宇必须分割转让;

  (二)因人民法院实施强制执行工业楼宇必须分割转让;

  (三)因企业不符合现行产业政策或者环保要求,被有关主管部门依法责令停产或者人民法院、仲裁机构的生效裁判文书规定停止生产,工业楼宇必须分割转让;

  (四)企业将其拥有的工业楼宇作价入股,其作价入股后工业楼宇的自用建筑面积比例不低于总建筑面积百分之五十的,非自用部分可以分割转让;

  (五)产业转移后,企业总部和财务结算中心继续使用原有工业楼宇,其自用建筑面积比例不低于总建筑面积百分之五十的,非自用部分可以分割转让;

  (六)单一企业投资建设的专业产业园区内的工业楼宇,企业自用确有富余,其自用建筑面积比例不低于总建筑面积百分之五十的,非自用部分可以分割转让;

  (七)市政府批准的其他情形。

  前款第三、四、五、六、七项规定的工业楼宇在分割转让前应当经产业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转国土部门审查并报市政府批准,工业楼宇被查封、抵押或者被依法采取其他限制房地产权利措施的,不得批准转让。

  经市政府批准可分割转让的旧工业区升级改造项目,工业区已完成改造且改造主体自用建筑面积比例不低于总建筑面积百分之五十的,非自用部分可以分割转让。

  第六条 本办法实施前,在以行政划拨或者协议方式出让并限制转让的工业用地上兴建的工业楼宇,符合本办法规定可以转让的,应当按规定程序报批、补交地价后方可转让。

  第七条 本办法实施后出让的工业用地上兴建的工业楼宇,其转让条件和要求应当在土地使用权出让公告中公布并在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中明确约定。

  第八条 工业楼宇依法办理房地产初始登记后方可进行转让。

  分期开发建设的工业楼宇,在宗地内的规划建筑物建设完毕并均已办理房地产权初始登记前不得转让。

  未经分割登记的工业楼宇依照本办法规定分割转让的,在办理转移登记时除提交法律、法规规定的办理房地产转移登记所需的文件外,房地产权登记机构还可视情况要求申请人提交下列材料:

  (一)规划主管部门出具的楼宇分割施工图修改备案凭证,涉及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内容变更的还应当有规划主管部门重新颁发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二)消防主管部门出具的楼宇分割消防安全验收合格文件;

  (三)测绘部门出具的楼宇分割测绘查丈报告。

  第九条 依据法律、法规、规章、本办法规定及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明确约定不得分割转让的,不得办理分证登记。

  本办法实施前已办理分证登记的工业楼宇,应当依照本办法的规定进行转让,但已转让并已办理房地产权登记的除外。 

  第十条 下列工业楼宇的转让,受让人必须具有经发展改革部门批准立项的项目,符合产业准入条件并通过产业主管部门依法进行的资格审查:

  (一)市政府规划的专业产业区内的工业楼宇;

  (二)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受让人准入条件的工业楼宇;

  (三)市政府规定的其他情形。

  前款规定的工业楼宇在办理房地产转移登记时,应当提交发展改革部门出具的立项批准文件及产业主管部门出具的受让人符合产业准入条件的证明文件。

  第十一条 工业楼宇的转让应当在市土地房产交易中心公开进行,工业楼宇转让的信息应当在市土地房产交易中心公开发布。

  属于本办法第十条规定情形的工业楼宇转让,应当由产业主管部门设定受让人的准入条件及再次转让的准入限制要求,市土地房产交易中心发布公告予以公开。

  工业楼宇的交易规则,适用《深圳市土地交易市场管理规定》。

  第十二条 经市政府批准的旧工业区升级改造的工业楼宇,依照本办法规定可以转让的,应当按照公告基准地价的标准扣减原已缴纳的地价计收应缴纳的地价,但限定自用部分的地价计收标准按市政府《关于工业区升级改造的若干意见》(深府〔2007〕75号)的规定执行。

  计收的地价款须按现行地价收缴程序全部缴入国库。市政府安排的旧工业区升级改造扶持资金,由辖区政府或者市政府明确的责任部门专款用于旧工业区升级改造的环境整治和公共配套建设。

  第十三条 经市政府批准纳入旧工业区升级改造范围并享有政府财政补贴的,应当由辖区政府与改造主体签订书面协议,明确约定工业楼宇转让价格要求或者政府可以按照成本价回购一定比例的工业楼宇。对拆除重建的旧工业区,有关价格要求和回购比例还应当在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中明确约定。

  具体的价格要求、回购比例根据政府财政补贴的金额和政策优惠程度确定。

  工业楼宇转让有价格要求的,次受让方也应当接受价格要求的限制,且应当在市土地房产交易中心公开发布的转让公告中予以明示。

  第十四条 产业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相关区政府依照有关规定对工业楼宇的使用进行监管。

  产业、规划主管部门应当配合城管(执法)部门对擅自改变工业楼宇用途的行为依法进行查处。

  第十五条 本办法规定的工业楼宇的配套设施,应当统一规划、集中建设,不得分割转让或者改变用途。

  集中统一建设的配套设施的用地面积不超过总用地面积的百分之七,且建筑面积一般不得超过项目总建筑面积的百分之三十。具体的配套比例由市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市国土房产、产业主管部门根据工业楼宇项目的产业性质及周边配套情况确定,如配套设施建筑面积确需超过项目总建筑面积的百分之三十的,应当报市政府批准。

  独立建设工业项目的配套设施的比例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六条 本办法实施以后出让的工业用地使用期限可以在法律规定的土地使用权使用期限范围内,根据产业发展周期和特点具体确定。

  第十七条 转让工业楼宇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的规定缴纳土地增值税,并按照国家法律规定缴纳其他相关税费。

  缴清前款规定的税费后,转让的工业楼宇方可办理房地产转移登记。

  第十八条 市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本办法制定工业楼宇转让的相关实施细则。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2008年10月10日起实施。本办法实施以前市政府规范性文件有关内容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的规定为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高级人民法院对不同意判处死刑的复核案件提审后改判的判决应是终审判决的批复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高级人民法院对不同意判处死刑的复核案件提审后改判的判决应是终审判决的批复

1988年3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1988]四川法刑一字第7号请示报告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人民法院审判严重刑事犯罪案件中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答复(三)》第四十四个问题中指出:“中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处被告人死刑,被告人未提出上诉,检察院也未提出抗诉的案件,高级人民法院在复核时,发现原判决量刑过重,因而不同意判处死刑的,应参照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五条的规定:‘可以提审或者发回重新审判。’即: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提审后用判决直接改判;或者由高级人民法院用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中级人民法院重新审判。”这里所说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提审后所作的改判的判决应是终审判决。如果改判为死刑,缓期2年执行的,还应在判决书上另起一行写明:“依照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六条的规定,本判决并为核准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的判决。”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北京市宣武区居住小区管理试行办法》的批复

北京市人民政府


京政发[1992]85号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北京市宣武区居住小区管理试行办法》的批复




宣武区人民政府:
市人民政府批准《北京市宣武区居住小区管理试行办法》,由你区发布施行。


1992年12月19日



北京市宣武区居住小区管理试行办法
(1992年12月19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
年 月 日北京市宣武区人民政府发布)

第一条 为加强居住小区的管理,建立和维护整洁优美、舒适方便、文明安全的居住环境,根据本市有关法规、规章,结合本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本区行政区域内按照统一规划新建的居住区、居住小区和危旧房改建区(以下简称居住小区),均按本办法管理。
不属上款范围的旧有楼房居住区,可参照本办法管理。
第三条 区人民政府领导全区的居住小区管理工作。日常工作由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负责。
区人民政府所属各街道办事处,具体负责本辖区内的居住小区管理工作。
区规划、房管、环境卫生、园林、市政、公安、公安交通、工商行政等管理机关,应认真履行法定职责,支持、协助街道办事处对居住小区的管理工作。
第四条 居住小区的开发和建设,应符合市、区总体规划,按规定配套建设市政设施和公共设施,方便生活,便于管理。
区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参与本辖区内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方案的审查。
第五条 居住小区工程竣工,由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组织街道办事处、开发建设单位、房屋产权单位和有关部门进行整体验收。整体验收合格的,移交街道办事处按本办法管理。
居住小区整体验收前部分交付进住的,必须具备基本住用条件,并经区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和当地街道办事处批准。
第六条 居住小区由街道办事处组织建立管理委员会。
管理委员会的组成一般以房屋产权单位为主,房地产管理部门、居住小区内的在住单位和派出所、居民(家属)委员会等派代表参加,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以房地产管理部门或房地产专业公司为主组成。
第七条 管理委员会在街道办事处的指导、监督下,负责本居住小区日常事务的管理,有权组织制定和实施管理制度和公约,组织居民开展创建文明小区活动。
第八条 居民应支持管理委员会的工作,服从管理,遵守各项制度和公约,自觉维护良好的居住环境和秩序。居民有权对居住小区的服务和管理提出批评和建议。
居民进住居住小区时,应同管理委员会签订协议或责任书。
第九条 围封、改装楼房的阳台、平台或外廊,必须经管理委员会同意,由产权单位或委托居民(家属)委员会统一组织进行。
为便利居民生活和居住小区管理,确需增加建筑、设施的,由管理委员会提出,经所在街道办事处审查同意后,按规划管理的审批权限办理。
禁止私搭乱建各种建筑、设施。
第十条 环境卫生实行清扫保洁责任制。道路、绿地等公共场所,由管理委员会组织清扫保洁;居民楼内的公用部位,由居民(家属)委员会组织清扫保洁;各单位(包括集贸市场)内部和“门前三包”责任地段,由该单位负责清扫保洁。
第十一条 园林绿化设施和市政、环卫、邮政等公用设施,由管理委员会组织房屋产权单位、在住单位管护,也可组织专人管护。
第十二条 治安保卫和防火安全管理,由管理委员会在公安机关协助和指导下,组织居民、房屋产权单位、在住单位共同实施。
车辆必须在管理委员会划定的地点停放。
第十三条 区人民政府设立居住小区管理专项经费。专项经费由居住小区的开发建设单位按总投资的一定比例一次或分期交付,由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统筹安排使用。
市政、环卫等公用设施的运行和维护费用,由有关部门按规定安排和拨付。
第十四条 管理委员会对不遵守居住小区管理制度和公约的居民,有权予以批评教育;对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有权制止或劝阻,并报告街道办事处或有关行政管理机关依法处理。
对为居住小区的管理与服务作出突出贡献,或见义勇为,敢于同不良现象和违法行为作斗争的居民,由管理委员会或街道办事处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五条 管理委员会对居住小区管理工作中属于规划、房管、环境卫生、园林、市政、公安、公安交通、工商等行政管理机关职权范围内的事项,有权要求各该机关处理,或报告街道办事处协调处理。
各行政管理机关对街道办事处和管理委员会提出的事项,一般应在15日内处理或给予答复;对敷衍塞责、不认真履行职责的,街道办事处有权提请其上级机关或区人民政府给予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应追究领导人或直接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第十六条 管理委员会的工作人员,应认真执行本办法,模范遵守居住小区的管理制度和公约,廉洁奉公,热心为居民服务。对做出显著成绩的,由街道办事处给予表彰和奖励;对有失职、渎职行为的,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由派出单位予以撤换,并追究其行政责任。
第十七条 街道办事处管理居住小区的工作,列入目标管理内容,区人民政府实行考核。对工作突出的,给予表彰;对管理不力的,给予批评;对严重失职的工作人员,追究其行政责任。
第十八条 街道办事处可以根据本办法制定本辖区的具体实施办法,并报区人民政府备案。
第十九条 本办法具体执行中的问题,由宣武区人民政府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 本办法经市人民政府批准,自宣武区人民政府发布之日起施行。